中醫防疫治病好方法

康河中醫診所 蔡卓航中醫師 撰寫

 

從古至今,人們對”瘟疫”聞之色變,可是每隔一段時間它便出現一次,或大或小,嚴重的更可威脅到人類的性命。由2019年末出現第一宗新冠肺炎個案,全世界持續到今天仍未遏止,近月香港疫情嚴峻,病人眾多甚至超出醫院負荷,令市民感到膽戰心驚。

 

 

中醫如何防疫?中醫「治未病」觀念就正正是指示大家如何預防疾病的發生,防患未然。「治未病」的意義在於先存正氣,避免損害正氣,正氣充足則減低外邪侵入的可能性。正如《黃帝內經》曰:「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;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,意思是說只要體內正氣充沛,外界致病的邪氣就不能侵襲身體,要是生病了,就必然是正氣的不足引起的。現代城市人因生活飲食習慣、工作因素等等,很多人的正氣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,若是本身正氣不足,遇上瘟疫病毒這個不良的外因,就很容易會染疫。以下為大家介紹一些中醫防疫治病好方法:

 

調養情志

所謂「百病生於氣」,疫情下大家多留在家中,天天看到疫情的消息,難免會使人感到壓抑,甚至情緒受到困擾。其實,人的精神情志與身體的氣血運行和臟腑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。情緒壓抑、或突如其來的精神刺激,也可導致臟腑的氣血運行紊亂,陰陽失調而生病。因此防疫必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,維持精神健康、心情舒暢,這樣人體的氣機通暢、氣血平和,則可以正氣充沛,增強抗疫力。

 

節制飲食

「飲食不節百病生」,現代人物質充裕,飲食豐盛,酒肉過多易令積熱內生,內熱蓄積為火,火熱太盛,則多生熱病。因此,平時飲食要注意多食素,少食肉,《黃帝內經》中就提出了「五穀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,氣味合而服之,以補精益氣」,素食多為清養之品,肉食多為補益之品,過多肉食容易助火生熱,蔬果、五穀等可減低腸道負擔,腸道通暢則氣血調。

 

生活有規律,不熬夜

古語云「凡十一藏取決於膽」,氣血於人體內行走是有一定的規矩的,根據十二時辰養生法,子時屬膽經當令,陽氣開始生發,全身氣血隨之而起。因此中醫養生強調子時前(即晚上11點前)要睡覺,子時把睡眠養住了,對一天至關重要。要正氣充足,人體五臟六腑的氣機的運行都必需通順,而當中又以肝膽氣機運行為基本。所以順應膽經的主令時間休息,會使人體的氣機條順,五臟六腑都受之裨益。如果熬夜的話,之後其他時間再補眠,日子久了,會很容易得肝膽病。所以要強壯身體的,必須要在11點前睡覺。

 

適量運動、多飲水

「六腑以通為用」,中醫講的六腑即膽、胃、小腸、大腸、膀胱、三焦的總稱。人體排出邪氣的途徑有出汗、排尿及大便。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透過出汗可以排出體內的外邪或濕鬱;多飲溫水保持小便暢通,喝水多,小便多,體內的熱邪濕邪隨之外出;另外,保持大便通暢,可以清除體內的熱邪濕邪,使邪不得蓄積,從而使身體更強健。

 

防疫湯藥

除了以上的生活調養方法,其實有很多中藥都能幫助到增強體內的正氣,抵抗外邪。由於各人的體質不同,大人、小孩、老人、體虛的人,都應該按照自己的不同體質,在此疫情期間,選用不同類型的防疫湯藥,從而增強正氣,減低染疫的可能性。

 

康河中醫診所 醫師團隊參考中國權威性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,針對不同體質、年齡層及人群的需要,調配出四條不同處方,真正有效預防!

  • 防疫基礎配方

由 金銀花、炒白朮,、蘆根等化濕解毒的草藥組成,適合一般人士

  • 防疫保底配方

由五爪龍、防風、白扁豆等補氣固表的草藥組成,適合體質虛弱人士

  • 兒童呵護配方

由蘇葉、薄荷、甘草等精選兒科草藥組成,適合12歲以下兒

  • 防疫特強配方

由蒼朮、知母、連翹等防疫基礎草藥加強配方而成,適合密切接觸及高風險人士。

 

只要我們盡早預防,提昇防禦力,則可以「正氣內存,邪不可干」,那麼疫病、肺炎統統都難以入侵我們身體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