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泄瀉

小兒腹瀉病是由腸道感染病毒、細菌、寄生蟲,進食或飲用某些食物和抗生素藥物引起的常見消化道疾病,其中輪狀病毒腸炎占40%。

2012年全球五歲以下兒童死因當中腹瀉以11%的佔比排名第二。在我國5歲以下兒童腹瀉的年發病平均爲1.9次/人。腹瀉也是造成兒童營養不良、生長發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 

臨床上見小兒大便性狀改變(呈稀水便、糊狀便、粘液膿血便),和大便次數增多。根據病程分爲急性腹瀉病、遷延性腹瀉病以及慢性腹瀉病。結合大便檢查、發病季節、發病年齡以及流行病學情況可明確病因。對於慢性腹瀉病還須評估消化吸收功能、營養及生長發育狀況。

 

本病在中醫學中屬於「泄瀉」範疇。因感受外邪、飲食内傷、脾胃虛弱而發病,總的治療原則是運脾化濕。

 

辨證分型及治療

  1. 濕熱瀉,治法:清腸解熱,化濕止瀉,方用葛根黃芩黃連湯加減;
  2. 風寒瀉,治法:疏風散寒,化濕和中,方用藿香正氣散加減;
  3. 傷食瀉,治法:運脾和胃,消食化滯,方用保和丸加減;
  4. 脾虛瀉,治法:健脾益氣,助運止瀉,方用參苓白朮散加減;
  5. 脾腎陽虛瀉,治法:溫補脾腎,固澀止瀉,方用附子理中湯合四神丸加減;
  6. 氣陰兩傷,治法:健脾益氣,酸甘斂陰,方用人參烏梅湯加減;
  7. 陰竭陽脫,治法:挽陰回陽,救逆固脫,方用生脈散合參附龍牡救逆湯加減。

 

針灸

  • 針刺主穴:足三里、中脘、天樞、脾俞;

配穴:内庭、氣海、曲池;嘔吐加内關、上脘;腹脹加下脘。

  • 艾灸:脾虛瀉或風寒瀉,取足三里、中脘、神闕。
  • 不能配合針灸治療可用小兒推拿:
    • 濕熱瀉:清補脾土,推天河水,推上三關,揉小天心,揉内、外勞宮,清小腸,清大腸,退六腑;
    • 風寒瀉:揉外勞宮,推三關,摩腹,揉臍,灸龜尾;
    • 傷食瀉:揉外勞宮,清板門,清大腸,補脾土,摩腹,推上七節骨,逆運内八卦,揉足三里;
    • 脾虛瀉:推三關,補脾經,補大腸,揉足三里,摩腹,推上七節骨;捏脊。

 

醫囑

  • 飲食衛生,科學喂養,宜清淡富有營養,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;
  • 平時加强戶外活動,注意氣候變化,防止腹部受涼;
  • 積極消除緊張感,對嬰幼兒應多些安撫,保證充足的睡眠。

如果想了解更多,歡迎致電預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