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利用按摩手法加外敷中藥等療法,能夠有效治療骨骼、關節、韌帶、肌腱及肌肉等的不適。
在治療骨折時,中醫強調「內外兼治,筋骨並重」。內是服用中藥治療,外則包括手法、夾板固定、外敷膏藥、中藥熏洗、功能鍛練及針灸治療等。
在中醫角度,骨折復位的同時是要理筋的。透過手法不但可糾正移位,還能袪瘀消腫,舒筋通絡,恢復諸筋協調。在骨折初期有利於瘀腫消退,中期能促進骨痂生長,後期能促進功能恢復。同時,自身的積極鍛練可加強血液循環,促進局部營養供給和瘀血的吸收,而肌肉的舒縮亦有利於骨痂的生長。另外,針灸治療對受傷部位的氣血循環調整有極佳的效果,同時配合中藥治療,便可加快痊癒的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