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暑飲食知多啲

2022 年7月7日是小暑正日,作為夏天的第五個節氣,小暑為小熱,意味著天氣開始漸漸炎熱。

誦讀唐代元稹《詠廿四氣詩·小暑六月節》的詩,首聯「倏忽溫風至,因循小暑來」,是指一種迅速、不勝防備的溫熱之風席捲大地、撲面而來。此時的暑氣多挾濕氣,令人胃口不佳,食欲不振,耗損元氣,飲食上要特別注意解熱消暑袪濕。

 

小暑三寶

小暑期間,民間有吃“小暑三寶”的習俗,即「黃鱔、蓮藕、綠豆芽」。

 

黃鱔:益氣血,補肝腎

俗語有云:「小暑黃鱔賽人參」,黃鱔肉性味甘、温,在小暑前後吃一點黃鱔,可以補血益氣、治虛損。

黃鱔飯

【材料】黃鱔1條,姜汁20g, 蔥花5g。

【做法】

  1. 鱔魚去骨去內臟、切片,腌制片刻﹔
  2. 電飯鍋煮米飯,米飯熟前20分鐘,將黃鱔和姜汁倒於飯面,繼續蒸20分鐘﹔
  3. 倒入蔥花拌勻即可。

 

蓮藕:清熱生津,健脾止瀉

蓮藕味甘、性寒,在小暑的時候吃一點蓮藕,可以生津、清熱、補養脾胃。

鮮炒藕片

【材料】蓮藕50g,鮮山藥(准山)50g,荷蘭豆50g,胡蘿蔔30g,蔥薑蒜等少量。

【做法】

  1. 材料洗淨,蓮藕、山藥切片,荷蘭豆摘淨,胡蘿卜切條
  2. 焯水后另起炒鍋,加油下材料,中火快炒至食材熟透,適量調味即可。

 

綠豆芽:清熱解毒

綠豆芽味甘、性寒,水分和纖維素含量都比較高,可解暑及預防便秘。

 

清炒綠豆芽

【材料】綠豆芽 300g,蒜頭 2顆,葱2棵,鹽 適量,雞粉 少許

【做法】

  1. 豆芽洗淨,蒜頭切片,蔥切段備用。
  2. 熱鍋放入2匙油,蒜頭放入爆香,將豆芽菜放入鍋內大火快炒,可放一點水煨煮,
  3. 加入鹽及少許的雞粉調味,蔥段最後下,均勻拌炒即成

 

另外,冬瓜和荷葉也是夏天常用之食材, 可以幫助大家清熱消暑,健脾化濕!

 

冬瓜: 清熱、除煩止渴、利尿消腫、袪濕除痰

冬瓜燉鴨湯

功效:清熱解暑、滋陰降火

【材料】冬瓜1斤,鴨250克,鮮香菇 250克,黃酒5克,鹽3克,胡椒粉2克

【做法】

  • 將光鴨放在水裏滾至熟,撈起後冷卻。
  • 將冬瓜用水滾過撈起,用清水浸過,撈起放在燉盅里,把滾熟的鴨斬好放在冬瓜的上面。
  • 燉至稔,取起撇去湯麵油,撒上鹽及胡椒粉即成。

 

荷葉: 降血壓、解暑清心、防暑降溫及消退水腫

山楂: 消食積,散淤血

山楂荷葉茶

【材料】山楂50克,乾荷葉20克,冰糖適量。

【做法】

  • 乾荷葉洗淨後,用水泡10分鐘,山楂煮軟後捏去籽。
  • 準備冰糖,鍋中倒入荷葉水,放入山楂煮15分鐘,放入冰糖不停攪拌。
  • 再放入荷葉同煮5分鐘即可。

 

養心健脾,安然度夏

  • 中醫認為夏天屬心(火),長夏歸脾(土),因此,夏天宜養心健脾,要「靜心」,保持心情輕鬆;亦不宜過食生冷,損傷脾胃。
  • 夏日避暑切勿過度貪涼,空調房間溫度不宜過低,另外,汗出後要注意補充水份,並且拭乾身上汗水,以避風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