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氣管哮喘

支氣管哮喘,也稱哮喘,是常見的呼吸系統慢性炎症疾病,發炎的支氣管易受外來物刺激,令氣管壁周圍的肌肉收緊,導致支氣管變窄和腫脹。發炎亦會刺激黏液分泌,令氣管進一步收窄,導致氣喘、呼吸困難、咳嗽和胸口有壓迫感。全球共有3億人患有哮喘,而香港的哮喘患者超過33萬人。

基於症狀是否由過敏原或非過敏原引起,哮喘也可以分為特應性(外來的)或非特應性(固有的)兩類。

 

診斷標準

  1. 反復發作喘息、氣促、胸悶或咳嗽,多與接觸過敏原、冷空氣、物理、化學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、運動等有關;
  2. 發作時在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,以呼氣相爲主的哮鳴音,呼氣相延長;
  3. 上述症狀和體徵可經治療緩解或自行緩解;
  4.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、氣促、胸悶和咳嗽;
  5. 臨床表現不典型者(如無明顯喘息或體徵),應至少具備一下1項試驗陽性:
    • 支氣管激發試驗或運動激發試驗陽性;
    • 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FEV1增加≧12%,且FEV1增加絕對值≧200ml;
    • PEF日内(或2周)變異率≧20%。

符合以上1~4條或4、5條者,可以診斷為哮喘。

 

本病屬於中醫學「哮病」、「哮証」、「哮喘」範疇。由體内伏痰遇到各種誘因如氣候、飲食、情志、勞累等發作。病位在肺,日久累及脾、腎、心等臟腑。治療上發作時宜祛邪豁痰,降氣平喘,緩解期以扶正固本,益肺健脾補腎為原則。

 

辨證分型及治療

發作期

  1. 寒哮,治法:溫肺散寒,豁痰平喘,方用射乾麻黃湯或小青龍湯加減;
  2. 熱哮,治法:清熱宣肺,滌痰平喘,方用定喘湯加減;
  3. 風哮,治法:祛風宣肺,解痙平喘,方用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加減;
  4. 痰瘀交阻,治法:滌痰祛瘀,宣肺平喘,方用蠲哮湯加減;
  5. 陽氣暴脫,治法:回陽定喘,扶正固脫,方用參附湯合黑錫丹加減。

 

緩解期

  1. 肺氣虛,治法:益氣固表,補肺平喘,方用玉屏風散加減;
  2. 脾氣虛,治法:益氣健脾,培土生金,方用六君子湯加減;
  3. 腎氣虛,治法:補腎納氣,降逆平喘,方用腎氣丸加減。

 

針灸

  1. 哮喘反復:定喘、膏肓、肺俞、太淵,補法或補瀉兼施。
  2. 哮喘發作:魚際;
  3. 虛證哮喘:中府、雲門、天府、華蓋、肺俞,補法或補瀉兼施;
  4. 肺脾兩虛:脾俞、肺俞、章門、足三里,配膻中、膏肓、中脘,補法爲主或平補平瀉;
  5. 肺腎兩虛:腎俞、肺俞、關元、章門,配太溪、氣海、志室、定喘、足三里,以補法爲主,背俞穴用溫針或針後加灸。

 

醫囑

  • 消除或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;
  • 注意天氣變化,避風寒;
  • 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,增强體質和心肺功能;
  • 飲食清淡營養,忌肥甘厚味、生冷、辛辣及易致敏食物如魚、蝦、蟹等;
  • 避免精神刺激和過度勞累。

如果想了解更多,歡迎致電預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