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氣管炎

支氣管炎是由病毒引起支氣管(小氣道)的感染,使支氣管水腫、分泌物增加並堵塞小氣道,引起呼吸困難。衛生署數據顯示,在2019年,香港17間胸肺科診所的新症中支氣管炎佔7.3%。通常分爲急性和慢性兩種。

 

診斷標準

急性支氣管炎

  1. 急性起病;
  2. 早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:咳嗽咳痰,發熱或不發熱,可有胸骨後灼痛,或喘息;
  3. 查體雙肺可聞及乾性或濕性囉音。

 

慢性支氣管炎

  1. 40嵗以上中老年人,有慢性咳嗽史2年以上,每年發作3個月以上;
  2. 咳嗽咳痰,或喘息、氣短等主症;
  3. 除外肺炎、支氣管擴張、哮喘、肺癌等導致的咳嗽、氣促。

 

本病在中醫學中屬於「咳嗽」、「喘証」的範疇,因外感六淫、内傷飲食、情志、勞倦而發病,治療上,外感者當祛邪利肺,内傷者在宣肺止咳的同時要健脾化痰、疏肝理氣、補虛扶正。

 

辨證分型及治療

外感咳嗽

  1. 風寒襲肺,治法:疏風散寒,宣肺止咳,方用三拗湯合止嗽散加減;
  2. 風熱犯肺,治法:疏風清熱,宣肺止咳,方用桑菊飲加減;
  3. 風燥傷肺,治法:疏風清肺,潤燥止咳,方用潤燥清肺湯加減;
  4. 涼燥傷肺,治法:溫潤清肺,止咳化痰,方用杏蘇散加減。

 

内傷咳嗽

  1. 痰濕阻肺,治法:健脾燥濕,宣肺化痰,方用三子養親湯合二陳湯加減;
  2. 痰熱鬱肺,治法:清熱肅肺,化痰止咳,方用清金化痰湯加減;
  3. 肝火犯肺,治法:清肝瀉肺,化痰止咳,方用黛蛤散合黃芩瀉白散加減;
  4. 肺陰虧耗,治法:滋陰潤肺,化痰止咳,方用沙參麥冬湯加減;
  5. 肺氣虧虛,治法:補益肺氣,化痰止咳,方用補肺湯加減。

 

針灸

  1. 風寒型:列缺、合谷、肺俞、外關、風池、上星、昆侖、溫溜,淺刺;
  2. 風熱型:尺澤、肺俞、曲池、大椎、合谷、陷谷、復溜、少商,用瀉法;
  3. 燥熱型:風門、肺俞、太淵、復溜、尺澤、曲池,用瀉法,復溜用補法;
  4. 慢性支氣管炎:肺俞、定喘、膻中,平補平瀉;表寒裏熱者,加尺澤、大椎、合谷;肺熱壅盛者,加尺澤、合谷、豐隆;痰濕阻肺者,加中脘、豐隆、脾俞、足三里;虛喘者,加膏肓、足三里、脾俞、腎俞、關元、氣海。

 

醫囑

  • 起居有常,避風寒,避免烟塵、異味、油烟的刺激;
  • 加强體育鍛煉,提高抗病能力;
  • 飲食清淡營養,忌生冷、辛辣、油膩等;
  •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不良情緒的刺激。

如果想了解更多,歡迎致電預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