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痛

胃痛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的症狀,多見於急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潰瘍、胃痙攣、胃下垂、胃粘膜脫垂症、胃功能失調等疾病。其中胃功能失調是最常見的上消化道疾病(>70%),據估計全港有11%人(約73萬名成年人)患有此病。

 

其症狀為上腹胃脘部疼痛及壓痛,常伴有食欲不振、胃脘痞悶脹滿、噁心嘔吐、吞酸嘈雜等胃氣失和的症狀。發病常由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、勞累、受寒等誘因引起。結合上消化道X線鋇餐透視、纖維胃鏡及病理組織學等檢查,有助於診斷。

另外,心臟、肝、膽、胰臟疾病亦會出現胃痛的症狀,胃痛背後的問題可大可小,應儘早就醫,避免延誤治療。

 

中醫學認爲胃痛是由於胃氣阻滯,胃絡瘀阻,胃失所養,不通則痛導致的以上腹胃脘部發生疼痛為主症的一種病證。主要由於外感寒邪,飲食所傷,情志不遂,脾胃虛弱等引起。治療以理氣和胃止痛為基本原則。

 

辨證分型及治療

  1. 寒邪客胃,治法:溫胃散寒,理氣止痛,方用良附丸加減;
  2. 飲食停滯,治法:消食導滯,和胃止痛,方用保和丸加減;
  3. 肝氣犯胃,治法:疏肝理氣,和胃止痛,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;
  4. 肝胃鬱熱,治法:疏肝理氣,泄熱和中,方用丹梔逍遙散合左金丸加減;
  5. 瘀血停滯,治法:活血化瘀,理氣止痛,方用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;
  6. 脾胃濕熱,治法:清熱化濕,理氣和中,方用清中湯加減;
  7. 胃陰虧虛,治法:養陰益胃,和中止痛,方用益胃湯合芍藥甘草湯加減;
  8. 脾胃虛寒,治法:溫中健脾,和胃止痛,方用黃芪建中湯加減。

 

針灸

選穴:內關,中脘,足三里。適用於各種胃痛。根據辨證,配穴有肝俞、脾俞、胃俞、三焦俞、梁門、章門、手三里、梁丘、内庭、太衝等。實證用瀉法,虛證用補法。

艾灸:中脘,足三里,神闕。適用於虛寒性胃痛。

 

醫囑

  • 作息規律,適度鍛煉,增强體質;
  • 三餐定時定量,清淡營養,忌生冷、辛辣、油膩等;
  • 調暢情志,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不良情緒的刺激。

如果想了解更多,歡迎致電預約。